口服液灌裝機需兼顧“高精度劑量控制”與“無菌防污染”雙重需求,不同灌裝方式針對口服液的黏度、含固量、包裝規格差異設計,核心分為四大類,具體應用場景與技術特點如下:
一、容積式灌裝:精準控制劑量,適配多數口服液
容積式灌裝是口服液生產中最主流的方式,通過預設固定容積腔室計量藥液,確保每支劑量誤差≤±1%,核心分為兩種亞型:
活塞式灌裝:通過氣缸驅動活塞在料缸內往復運動,吸入定量藥液后推送至灌裝頭。適配黏度適中(1-50mPa?s)的澄清口服液(如中藥合劑、維生素口服液),可通過更換不同容積的活塞頭,實現5-50ml規格快速切換,且密封性能好,避免藥液與空氣接觸引發污染。
齒輪泵灌裝:利用齒輪嚙合形成的容積腔輸送藥液,通過控制齒輪轉速調節灌裝量。適合含少量細微顆粒的口服液(如含藥渣的中藥口服液),避免活塞式灌裝中顆粒卡滯問題,同時可通過變頻電機精準控制流量,滿足10-100ml大規格口服液的灌裝需求。
二、稱重式灌裝:動態校準劑量,適配高價值藥液
針對單價高、黏度波動大的口服液(如蛋白類口服液、中藥口服液),稱重式灌裝通過“實時稱重-動態補料”實現高精度控制:
灌裝時,藥液先注入放置在電子秤上的瓶內,電子秤(精度0.01g)實時反饋重量,當接近目標重量(如10g)時,灌裝頭自動降低流速,達到目標值后立即停止;若因藥液黏度變化導致劑量偏差,系統可自動校準灌裝時間,確保每支重量誤差≤±0.5%,大幅減少高價值藥液的浪費。

三、負壓式灌裝:防起泡防污染,適配易起泡藥液
對于含表面活性劑、易起泡的口服液(如糖漿劑、乳劑),負壓式灌裝通過“抽真空-吸液”避免氣泡產生:
先對空瓶抽真空(真空度-0.06至-0.08MPa),再將灌裝頭插入瓶內,利用瓶內外壓差將藥液吸入瓶中,液面到達預設高度后關閉閥門。該方式可避免藥液與灌裝頭碰撞產生氣泡,同時減少空氣進入瓶內,延長口服液保質期,且灌裝過程中瓶口始終處于密封狀態,降低無菌環境下的污染風險。
四、蠕動泵灌裝:溫和輸送藥液,適配敏感成分口服液
針對含熱敏性、易吸附成分的口服液(如益生菌口服液、酶制劑口服液),蠕動泵灌裝通過“軟管擠壓”實現無接觸輸送:
電機驅動滾輪擠壓彈性軟管,使軟管內形成負壓吸入藥液,再通過滾輪推動藥液至灌裝頭。整個過程中藥液僅與軟管接觸,且軟管可定期更換,避免藥液被泵體金屬部件吸附或因摩擦產生熱量導致成分變質,適配2-20ml小規格口服液,劑量精度可達±0.8%。
不同灌裝方式通過針對性設計,滿足口服液生產中精度、無菌性、成分保護等多樣化需求,實際應用中需結合藥液特性與包裝規格選擇適配方案。